杭州运河旅游网 返回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发布   >>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中国大运河申遗 杭州段
发表日期:2013-06-05
2013-06-05 杭州日报
中国大运河申遗进入冲刺阶段。此时,关于运河,一些风景需要你来推选,一些故事需要你来告诉我们。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肯定有自己的运河风景。这正是运河作为遗产的意义所在:即使已经存在上千年,她仍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与她有关的历史和文化,是流淌着的,是活的。

“我家门前有条河”

征集你心中的运河美景

6个申遗点

①广济桥

②拱宸桥

③桥西历史街区

④富义仓

⑤凤山水城门遗址

⑥西兴过塘行码头

洋关

“洋关旧址”位于市二医院内部,为三幢红砖建筑,就是当年杭州“海关”的旧址。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在杭州设立“杭州关税务司署”,俗称“洋关”,是当时杭州最主要的征税机关,也是运河货物进出的枢纽。

桑庐

位于小河路上,又名新光蚕种场,业主为汪协如女士,早年毕业于苏州浒墅关蚕校,1931年东渡日本专攻蚕桑,学成归国后与学友一起创办蚕种场。桑庐是汪协如自己设计贷款建设的养蚕育种基地,建成于1937年,至今保存尚完整。

江墅铁路公园

浙江首条铁路——江墅铁路从江干闸口至湖墅拱宸桥,故而得名,全长16.135公里,于1907年建成通车,毁于1944年。遗址公园还原了钟楼、候车室、火车头和部分铁轨,艺术性地再现了这段记载着百年沧桑的铁路史。

大河造船厂(运河天地)

大河造船厂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见证了杭州运河造船、航运的历史,厂区依运河而建,西至新建小河路,南距京杭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古桥拱宸桥仅500米。经过保护和利用,引进了比高电影院、量贩式KTV、明星潮牌店、年轻时尚餐饮品牌等。

青莎公园

位于大关桥东北面,占地7.12公顷,以生于杭州的当代著名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在《故居》里描述的青莎古镇为设计基调,再现传统滨水古街风貌。

小河直街历史街区

地处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现存的街区建筑多建于清代至民国时期。至今在小河直街仍能看到作坊、会所、茶楼、店铺、商行、河坎、船埠等遗迹,是一条集中反映清末、民国初期城市平民居住生活文化、生产劳动文化和运河航运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

大兜路历史街区

位于拱墅区湖墅街道,运河大关桥至江涨桥一段东岸。传统街巷有沙河弄、仁和仓北弄、仁和仓南弄、香积寺巷等,街巷两侧至今仍保留着香积寺石塔、崇仁庙遗存、1951年建造的国家厂丝储备仓库、大量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等风貌独特的历史建筑,是杭州老城历史风貌尚存的街区之一。

香积寺

曾是杭州湖墅地区著名的寺庙,被誉为“运河进杭第一香,湖墅市井风情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旧名兴福寺。大中祥符年间,御赐匾额更名为香积寺。元末毁于战火。明洪武辛亥重建。清康熙五十二年在香积寺门前建石塔两座,东西对称。现仅存西塔,是杭州目前唯一保留的清初佛塔。新香积寺于2010年2月7日对外开放。

候圣驾、左侯亭、御码头

候圣驾位于信义坊对面、江涨桥的西南角。传说此地为康熙、乾隆下江南时地方官员们在此迎接皇帝上岸的地方。

左侯亭位于黑桥附近,为纪念被宋徽宗封为“庇民侯”的大善人左光裕所建。

御码头位于运河边霞湾公园内。是康熙、乾隆皇帝坐船来杭州时上岸换乘马车进城之处。

★富义仓

位于霞湾巷,运河主航道与胜利河交汇处,初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竣工于光绪十年(1884)。它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之说。民国时期,改为浙江省第三积谷仓,短时做过国民党军用仓库。解放后,由杭州市粮食公司接管,作为民生仓库分库,是杭州唯一现存的古粮仓。现大部分仓廒保存原有格局,是研究古代仓储制度的重要实物例证。它是杭城湖墅地区历史上米市、仓储和码头装卸业等经济业态曾经发展、繁荣的实体见证,是杭州运河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华光桥

位于运河、胜利河交汇处,富义仓西南侧。以前桥南还有华光庙。《湖墅小志》记载,“江涨桥与华光桥作八字式,河面极为开阔,有时暮雨萧萧,颇有诗意”。“江桥暮雨”为湖墅八景之一。现在的华光桥为2006年新建。

老德胜桥

西接夹城巷,东连长板巷,北宋时称堰桥。因南宋名将韩世忠“追两叛将苗傅、刘正彦于此诛之”而得现名。现在的老德胜桥为双曲拱桥,建于上世纪70年代。“夹城夜月”、“德胜伴月”、“德胜望月”之说,皆与此桥有关。

武林门码头

如果,我们按轮船码头的变迁给清末以来的运河划代,那么杭州运河大抵可分为拱宸桥时代、卖鱼桥时代、武林门时代。清末和民国时期,杭州运河轮船码头设在拱宸桥大同街104号河岸,那是一个小而简陋、石坎驳岸的木质码头;解放后,码头内移,先至哑巴弄,后定址卖鱼桥,1964年翻建,有了雨篷、候船室等设施,始有今日内河码头模样;1980年,建于武林门环城北路140号河岸的武林门轮船码头正式投入使用,运河码头从此进入武林门时代。

映月桥

位于与运河交汇的上塘河河口,对岸是环城北路。附近原有古桥因年代久而被毁。2006年新建。

《运河魂》雕塑

位于建国北路桥西南侧、东河与运河交叉处。根据清代一位美国传教士在运河边拍摄的照片创作而成,再现了当时劳动人民勤劳的生活场景,整组雕塑占地约600平方米,高11米,气势磅礴。

坝子桥

位于建国北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处,被称为东河第一桥。建造年代不可考,但南宋时就已存在。旧时桥北为艮山水门,水门有水坝,故称之为“坝子桥”。在过去相当长的岁月中,运河就是从它的桥拱中流向钱塘江的。桥上有凤凰亭,具体建筑时间亦不可考。

★凤山水城门遗址

位于中山南路与中河路交会处,杭州卷烟厂旁,东西向横跨中河。中河在历史上是沟通钱塘江与江南运河的城内运河。元至正十九年(1359),张士诚重筑杭州城,设旱门十、水门五,凤山水城门即五水门之一。凤山水城门是杭州古代五水门中唯一尚存的一座,具有历史地标作用,是研究杭州城池变迁的坐标。杭州段运河河道线型、尺度及驳岸等因城市变迁和航运发展而改变,唯凤山水城门下近二十米的河道保留元明时期原状,十分珍贵。

三堡船闸

自1996年开始运行,开启了运河南端出口,结束了江河相望、咫尺不通的历史,拓展航程400公里,揭开了浙江省内河航道建设史上崭新的一页,对改善华东地区的水运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西兴过塘行码头

位于滨江区西兴街道西兴老街官河沿岸,是浙东运河的端头。“过塘行”就是专门替过往客商转运货物的“转运行”,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物流中心”,一般都设于水陆码头、交通要道。数百年来,浙东地区的粮食、棉花、丝绸、盐酒和山货在西兴过塘,转运到中原各地。

1962年以后,官河被断,不再通船。2012年春,“西兴过塘行及码头保护工程”启动,目前工程正在进行中,预计今年6月底前完成。

白塔(龙山闸)

位于古运河终端龙山闸旁。建于五代吴越国中期(约932—947),被誉为“古运河第一塔”,是运河注入钱塘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