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运河旅游网 返回首页-->
首页   >>   公司动态   >>   媒体报道
公司动态
 
京杭大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打包申遗85个遗产点段中杭州占了11个
——七八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将来现场考察评估
发表日期:2013-04-16

2013-04-16 每日商报
      通讯员 张佳英 记者 陶丽)
 


   

    近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将隋唐运河、浙东运河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为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至此,运河(杭州段)被全部纳入到申遗项目中。

杭州段将会是国际专家的必看点

经中国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专家委员会评审推荐,国家文物局确定了中国大运河首批申遗点段,包括分布在8个省、直辖市的31个遗产区的27段河道和58处遗产点,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中国大运河(杭州段)首批申遗点段共有11个,包含6个遗产点、5段河道。它们分别是:凤山水城门遗址、富义仓、桥西历史街区、西兴过塘行码头、拱宸桥、广济桥、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余杭塘栖——杭州坝子桥、江浙省界——杭州市坝子桥段的杭州塘、上塘河)、杭州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主线。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冲刺年。今年6、7月,在柬埔寨金边有个关于申遗的参评大会;7、8月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0MOS)专家将对中国大运河申遗点段进行现场考察评估。

运河(杭州段)将会是他们必看的一个点。

11个申遗点整治将在6月底完成

目前,运河(杭州段)的申遗工作已经进入到扫尾阶段。

长约14分钟的中国大运河申遗宣传片已经完成拍摄工作。这部宣传片有中英文两个版本,通过“创造、见证、永恒的遗产”三个篇章,全面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面貌和普世价值。今年1月,它已经和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一起,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杭州11个申遗点的整治工作也已经完成大部分。其中,市运河综保委所属申遗点整治工程已完成,并通过市有关部门的验收。滨江区所属的西兴过塘行码头申遗点整治工作正在大力推进中,其中永兴闸、大城隍庙、西兴驿遗址考古发掘已全面完成,遗址展示、官河河道整治、沿线立面整治、过塘行修缮方案均通过专家审查,6月底前将全面完成整治。凤山水城门的整治工作部分完成。

富义仓、拱宸桥、凤山水城门、广济桥四处遗产点的“四有”档案编制完成。剩余部分正按遗产信息、基础资料、文献、图纸、相关规划、保护管理六大类进行编制,并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清晰展现遗产演进过程和保护状况,为中国大运河申遗和保护提供基础材料。

运河杭州段将设4个遗产展示馆

运河杭州段今后还将设4个遗产展示馆,所有展陈工作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

拱宸桥畔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将集中展示中国大运河杭州段和浙江段总体情况以及富义仓、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等遗产的文化、历史演变过程。目前,展陈方案已经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论证,接下来将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完成施工图设计,并同步开展相关实物和资料的征集工作。

凤山水城门遗址展示馆方案已通过专家初步论证。

西兴过塘行码头及广济桥展示馆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其中西兴过塘行码头展馆已进场施工。广济桥展示馆正在开展招标工作。

上个月,杭州遗产区界线测绘及界桩设置工作也已全面启动,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区界线测绘技术方案已基本编制完成并得到省文物局认可,测绘工作正在进行中。

下一阶段,杭州将重点做好文化展陈、运河遗产监测建设、标识标牌系统建设、遗产区界线测绘及界桩设置、世遗专家考察路线及接待安排等工作,迎接7、8月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0MOS)专家对中国大运河申遗点段的现场考察评估。

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申遗点段

富义仓:位于京杭大运河主航道与胜利河交汇处,初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竣工于光绪十年(1884年)。它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之说。民国时期,改为浙江省第三积谷仓,短时做过国民党军用仓库。是杭州现存唯一的一个古粮仓。

 

凤山水城门遗址:位于中山南路与中河路交会处,东西向横跨中河。中河在历史上是沟通钱塘江与江南运河的城内运河。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张士诚重筑杭州城,设旱门十、水门五,凤山水城门即五水门之一。凤山水城门是杭州古代五水门中唯一尚存的一座,具有历史地标作用,是研究杭州城池变迁的坐标。杭州段运河河道线型、尺度及驳岸等因城市变迁和航运发展而改变,唯凤山水城门下近二十米的河道保留元明时期原状,十分可贵。

 

桥西历史街区:位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主航道西岸,拱宸桥西侧,是清朝、民国以来的沿运河古镇民居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带,也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历史遗存较为集中的区域。

 

西兴过塘行码头:位于西兴老街官河沿岸,浙东运河的端头。数百年来,浙东地区的粮食、棉花、丝绸、盐酒和山货在西兴过塘,转运到中原各地。西兴码头、河道、永兴闸遗址、浙东运河之头、大城隍庙遗址是浙东入境首个交通枢纽的重要见证。

 

拱宸桥:位于杭州大关桥之北,东连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

 

广济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塘栖镇西北,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始建于唐,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清康熙间修缮。南北向,横跨古运河。全长78.7米,面宽5.2米。

 

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江南运河,曾称江南河、浙西运河,为京杭运河的南段。北起江苏镇江,绕太湖东岸达江苏苏州,南至浙江杭州。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因长江—钱塘江之间地势低平,河湖密集,已出现沟通河湖的运河。后经历代开凿、疏浚,江南运河初具规模。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形成今江南运河。

 

杭州中河-龙山河:江南运河从杭州延伸到钱塘江的一段运河。北宋时,为使钱塘江漕船能进入杭州接通南运河,浚治了这段龙山河,并于入钱塘江处置闸,以防江潮并调节运河水量。

 

浙东运河主线: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为位于绍兴市境内的山阴故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西晋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自西兴至曹娥江的运河又名“萧绍运河”。南宋建都临安,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


活动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