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运河旅游网 返回首页-->
首页   >>   公司动态   >>   媒体报道
公司动态
 
“活态”保护尝试留住杭州记忆
发表日期:2012-12-07

2012-12-10 搜狐新闻

本报记者 李晔

位于杭州大关路33号的张小泉剪刀厂现在是个大工地,原5万平方米厂址上,除了四幢黑色的逾半个世纪的老厂房外,其他建筑皆被推平,让位城区改造。
    现场的推土机,证明着一场为时近2年之久的关于剪刀厂该不该拆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它们也在述说着,当城市发展遭遇工业遗产保护时,杭州是如何做出“两全之策”。
    一边被保护一边要搬迁
    大关路正门现因施工而封闭,记者站在张小泉剪刀厂位于赵伍路上的东门向内张望。烈日下,满目断砖碎瓦,只有四幢带着老虎窗屋顶的建筑保留着。
    2009年9月,拱墅区京杭大运河改造二期工程进入全面施工,计划用三五年时间打造占地160余公顷的运河商务区,大关路一带面临大刀阔斧的拆迁。当时,“张小泉”被通知,须在2010年前完成整体搬迁。
    此前,“张小泉”被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同年,张小泉剪刀“镶钢锻制”工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听闻拆迁消息,在剪刀厂办公室工作的张小泉后人张倩问号连连,“难道,348年历史的张小泉就要这样被 "剪"没了?”
    79岁高龄的施金水是目前仅剩下的十余位掌握“镶钢锻制”非遗工艺的老工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2009年开始,剪刀厂专辟5号厂房,用于老人带徒授艺。老人担忧:“我年事已高,若剪刀厂搬走,恐无力随厂外迁,"镶钢锻制"技艺会否无以为继?”
    早在2009年8月,杭州初步整理出老城区55处工业遗产名单,其中29处工业遗产已被列入各级保护名录,而包括“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群”在内的26处工业遗产被推荐为“需保护”。“张小泉”人欣慰之余,面对拆迁令,却是一番番纳闷。
    各退一步保留精华
    去年5月,张小泉剪刀厂沿街的5号厂房突然被强拆,令“张小泉”甚至来不及保留梁架和砖块用以异地重建。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毛昭晰牵头,杭州市政府城市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陈洁行、“京城胡同守护者”谢辰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傅熹年等10余位重量级专家联名签字,一封《关于保护杭州张小泉历史文化工业遗产的建议》被直送到杭州市委市政府。
    在同年7月4日召开的“张小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疾呼:老字号、老厂房、老遗产三者结合,张小泉必须在原址上全面展示非遗技艺,发挥其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效益!
    来自民间和学者的大声疾呼,引起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此后,由市主要领导出面,要求拱墅区调整规划,言明在顺利推进运河综合商务区建设之同时,亦需兼顾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局最后定了一个让“张小泉”与拱墅区都能接受的方案――全部保留现存的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四幢苏式厂房;今后在大关路旧址的新区建设中,充分考虑到营造张小泉剪刀文化的环境氛围,做足张小泉文化的文章;新区建成后,拱墅区还将留出2000平方米回迁面积给予“张小泉”以成本价回购。
    工业遗产保留更待传承
    在城市产业“退二进三”、工业郊区化的趋势推动下,杭州具有经典文化记忆的老字号、老厂房、仓库、水塔、码头、烟囱、铁轨等即便被保留下来,又该如何保护利用?
    毛昭晰认为,“活态传承”是对遗产最好的保护,譬如胡庆余堂。1984年,胡庆余堂中药厂厂长为发展生产,意欲拆除原厂。毛昭晰直接找到市委主要领导,后经市委书记拍板,胡庆余堂中药厂变身我国首家中药主题博物馆。而今,该博物馆内仍在设柜卖药。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专家惊叹这是一个“活的博物馆”。
    今后,“张小泉”也将遵循“活态”保护模式。今年6月,张小泉剪刀厂生产基地全部搬迁至富阳东洲工业园,一起搬迁的,还有剪刀厂停用的以及近年来到余杭、萧山等家庭作坊内搜索到的旧机器,甚至包括去年在仙居觅到的解放前纯手工锻制用的打铁工具。待运河商务区建成后,这些旧机器、旧工具将回归老房子进行陈列展示。与此同时,施金水和许祖兴老人暂时被安排在运河边的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内现场演示“镶钢锻制”工艺兼带两位徒弟,今后他们也有望回到大关路的老厂房继续进行活态演示。
    杭州近期推出了工业遗产建筑规划管理规定。该规定通过规范保护名录认定程序、创新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引导工业遗产“二次开发”等方法入手,有望使杭州留住更多的城市记忆。比如,杭州土特产仓库和杭一棉厂改建成为了刀剪剑、伞、扇三个国家级博物馆,而浙江新华印刷集团老厂区原本油墨浓厚的印刷机旁,将成为设计达人的聚集地。来源新闻晨报)


活动汇总